新闻中心
中国篮协启动新周期人才选拔 CBA俱乐部获邀推荐亚洲杯国家队球员
北京,12月15日电——中国篮球协会今日正式向所有CBA俱乐部发出通知,邀请各俱乐部基于2024-2025赛季联赛表现,推荐优秀本土球员进入男篮亚洲杯预选赛集训名单,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男篮在新奥运周期伊始,正积极探索更为开放、协作的国家队建设路径,旨在整合国内顶级联赛资源,为即将到来的国际赛事储备核心力量。
选拔机制革新:从“自上而下”到“上下协同”
根据中国篮协向各俱乐部下发的《关于推荐男篮亚洲杯预选赛集训球员的通知》,本次推荐工作遵循“俱乐部主导、协会统筹、教练组评估”的三方协作原则,各CBA俱乐部可推荐一至三名在本赛季表现突出的本土球员,并需附上详细的技战术数据报告及身体状况评估,中国篮协国家队建设委员会将汇总所有推荐名单,结合国家队教练组的考察意见,最终确定新一期集训阵容。
这一选拔模式的转变,被视为中国篮协在后奥运时代深化改革的实质性一步,过往的国家队选拔多由篮协及教练组直接圈定,而此次引入俱乐部推荐机制,不仅能够更全面地覆盖联赛中表现优异的球员,避免因考察范围有限而导致的遗珠之憾,更能增强俱乐部在国家队建设中的参与感与责任感。

“俱乐部是培养球员的根基,他们最了解球员的日常状态、技术特点和成长潜力。”中国篮协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我们希望建立一种更科学、更民主的选拔生态,让最合适的人选,通过最广泛的渠道,进入国家队的视野。”
联赛表现成为硬指标:数据说话,状态为王
通知中明确要求,各俱乐部的推荐需紧密结合球员在2024-2025赛季CBA联赛中的实际表现,这意味着,本赛季的个人数据、关键时刻发挥、对球队胜利的贡献值以及职业态度,将成为入选国家队的重要依据。
本赛季CBA联赛竞争激烈,多名本土球员迎来爆发,除了如周琦、王哲林、赵继伟等国家队常客继续保持稳定输出外,更多新生代球员开始挑起大梁,效力于浙江广厦的锋线球员朱俊龙,在攻防两端展现出全面的能力;青岛队的年轻中锋杨瀚森,凭借出色的篮下技术和护框意识,被视为内线未来的希望;上海队的后卫李添荣,其速度和突破能力也为球队注入了新的活力,这些球员都有望通过俱乐部的推荐,进入国家队的考察范围。
“国家队的大门将始终向任何在联赛中证明了自己的球员敞开。”新任中国男篮主教练亚历山德鲁·萨沙(化名)在近期一次公开活动中强调,“我们需要的是即战力,是能够将联赛中的良好状态无缝对接到国际赛场的球员,俱乐部的推荐将为我们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。”
应对挑战:亚洲杯成绩与未来规划并重
本次亚洲杯预选赛,是中国男篮在2023年世界杯及杭州亚运会后,面临的又一次重要考验,球队亟需通过一系列国际比赛重塑信心,磨合阵容,并为2027年世界杯提前布局,采用俱乐部推荐与协会选拔相结合的方式,有助于在短期内组建一支即战力强、士气高昂的队伍,应对即将到来的预选赛挑战。
这一举措也着眼于更长远的未来,通过让俱乐部深度参与国家队建设,中国篮协希望进一步理顺国家队与联赛的关系,形成“联赛为国家队输血,国家队表现反哺联赛关注度”的良性循环,这不仅关乎本次亚洲杯的成绩,更关乎中国篮球人才体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。
各方反应积极:俱乐部支持,球员期待
对于中国篮协的这一新政策,多家CBA俱乐部负责人表示欢迎和支持。
“这体现了篮协对俱乐部工作的尊重和信任。”一位南方俱乐部的总经理表示,“我们会认真评估队内符合条件的球员,本着对中国篮球负责的态度,推荐那些真正有实力、有拼劲的球员。”
球员们也对此表现出高度关注,多位被问及的球员表示,新的选拔机制给了所有在联赛中努力的球员一个更清晰的奋斗目标。“这让我们知道,只要在CBA打得好,就有机会为国效力,这无疑是巨大的激励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明星球员说道。
前路展望: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国家队
随着推荐截止日期的临近,中国篮协将进入紧张的名单汇总与评估阶段,最终谁能入选新一期国家队集训名单,不仅取决于俱乐部的推荐,更取决于国家队教练组对于球队战术体系和球员兼容性的综合考量。
可以预见,由俱乐部推荐产生的候选名单,将与篮协心仪的人选形成有益的补充与竞争,从而使得最终的国家队阵容更具深度和竞争力,这次选拔机制的创新尝试,是中国篮球在管理现代化、选拔科学化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,其效果如何,即将到来的男篮亚洲杯预选赛将成为第一块试金石。

中国篮球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,每一次改革与尝试都承载着振兴的期望,从俱乐部到国家队,从联赛到国际赛场,一条更加协同、高效的人才输送通道正在搭建之中。



2025-10-29
浏览次数:
次
返回列表